目前分類:健康 (2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怎樣才是最健康,最正常?就是每天吃幾頓飯就上幾次廁所


癌症的病人,只要脾、肝、大腸、腎,四個功能恢復,就能永遠離開癌症、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癌症不是單一的,要考慮整體。

如果癌症只是一個腫瘤就好辦了,所以過去我們在醫學上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就是只看到這個腫瘤,然後就想,我怎麼把它殺掉,所以用手術把它割掉,用化療去毒它,用放射線去照它、燒它,反正用各種方法把它殺掉就好,然後藥越用越重,真的把它殺掉,癌細胞死了,人也死了。

脾一定要先恢復,每天三餐五穀雜糧一定要佔總飲食的50%,一定要養成這個習慣。雜糧就是紅豆、黃豆、綠豆、薏仁,這些都是雜糧類,蓮子也很好,有了這個概念之後,脾好肝就好,脾在造血,一天有兩個重要的時間,就是子時和午時,所以你該休息的時候一定要休息。

現在的人大部分都是肝不好,為什麼不好?

晚睡、吃油炸的東西、壞脾氣,這三個正是肝的三大剋星。油包肝,你吃油的東西,油把整個肝包住,肝的功能完全喪失了,所以我們不要吃得太油。當我們身體感覺不適的時候,疾病在糾正人的過失,用身體的痛苦管教他,有痛苦的時候,代表我們要改變。

每天早上,你上廁所感覺很困難,這個表示什麼?你身體纖維素攝取量完全不足,為什麼美國得大腸癌比例那麼高,中國大陸沿海地區得大腸癌的人那麼多。中國的內地平常研究發現,根本沒有腸癌,因為每天上廁所都很順,一坐下去,噗隆,噗隆噗隆!每條都像香蕉,好漂亮!而且排列整齊。


如果你上廁所有困難,這表示什麼?萬病之源,都是從你的大腸不能正常排泄開始。

你如果大腸很好的時候,你早上應該不是自己醒過來,而是被大腸的蠕動叫醒,大腸蠕動在叫你了,為什麼?因為5到7點就是大腸最活躍的時間,所以為什麼我們告訴癌症病人一定要9點睡,因為你的大腸早上6點到7點的時候自然就會蠕動,叫你起床,蹲馬桶了。

你一天要上幾次廁所才夠?
請記住:如果四、五天才上一次廁所,叫重度便秘;兩三天上一次廁所,這個叫中度便秘;一天上一次廁所,叫輕度便秘。怎樣才是最健康,最正常?就是每天吃幾頓飯就上幾次廁所,這個叫健康,而且每次坐下去,兩三分鐘就解決。食物進入體內12小時,沒有排出去,就會形成毒素。因為毒素沒有排出去,我們的大腸壁就會吸收這個毒素,吸收以後,透過靜脈又送回肝臟去,糟糕了!造成肝虧損,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肝不好跟大腸有直接關聯,只要大腸一通順,肝好了,免疫系統也跟著恢復,而且送到心臟的血都是乾淨的,所以什麼病都不容易罹患。


當一個人感覺到每天很容易疲倦、很容易累,表示你的肝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血已經沒有辦法回流到肝!你身體健康靠的是什麼?

睡眠的時間,脾去收集血液,送到肝臟去解毒,解毒以後,乾淨的血液送到心臟去,心臟再送到全身,就能獲得營養,就能獲得健康。
很不幸的是,現代很多人脾已經先出現問題,脾本身就不收集血液。只有一個辦法最養脾,五穀最養脾,可是現代身體為什麼都這麼差,身體這麼多病?因為都不吃五穀雜糧,吃漢堡、炸雞、牛排、薯條,又吃白米,所以你要吃上帝原始所創造的食物,一定要吃五穀雜糧,原始的雜糧,比如糙米。



【釋放壓力七大法】

壓力處理得宜,會變成一種動力,產生生命的活力。壓力如果一直持續增加,會使得腎上腺、荷爾蒙出現很大的問題,引發免疫系統方面的疾病,問題就非常嚴重了。

大部分的憂鬱症都是有很大的壓力突然來到,沒有辦法轉化。我們所處的社會上,壓力一定存在,不可能沒有任何壓力。我們活在這個世界周遭所有的人事物都會對我們產生影響,所以我們如何讓它變成正面、積極的影響。而且使我們面臨的壓力都轉化成生命的動力,就會越活越好。

壓力來自於遇到很多的困難,所以我們要學習把困難改變。一講困難,就真的很困難。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講困難,要把困難講成挑戰,重要的是我們遇到的事情,做出什麼反應。人生90%是決定於你所做出的反應,不是決定於你所遇到的事。成功的企業跟倒閉的企業,成功的人生跟失敗的人生,他們所遇到的困難、挫折、挑戰都差不多,差別在於如何做出回應而已。


跟壓力關係最大的是癌症,得癌症前六個月,幾乎都有重大的壓力事件發生。癌症復發的,也都幾乎在半年或一年之間有重大事件發生。壓力最普遍的現象就是加重消化系統的疾病。壓力一旦無法轉換,會從生理表現出來,現代文明病絕對不是單一因素所造成,尤其不是病毒或細菌所造成。
>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癌症、氣喘、過敏,用藥物控制是一點用都沒有。因為它是綜合性的併發症,它的引爆點就是壓力。跟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生活環境息息相關。它是一個長久累積形成得病的體質,等到一個重要事件打擊,終於生病。


當你感到壓力來臨的時候,要學會放鬆。我發現幾個方法很有效,呼吸可以影響腦波的頻率,腦波的頻率可以影響心跳的速度,心跳的速度又可以影響肌肉鬆緊度。這種方式也治療過口吃的病人。你也可以自己練習搓動雙手,用這個方法很有效,可以幫助整個人的氣血回流,體力和精力可以很快的充滿。

第二個有效紓解壓力的方法就是運動,讓你整個人震動或舞動,很快就可以提振精神,最好有個規律性的運動,因為運動是紓解壓力最好的方法。另外,每天赤腳在草地上走,就可以釋放壓力。

第三就是睡眠,睡眠是非常好的方法。但是,現代人普遍睡不好覺。睡眠品質越好,壓力釋放的速度越快。可是不要等全身非常累了再去睡,很容易睡不著;很累還睡不好,表示肝已經嚴重受損。

第四就是休息,休息和睡眠不同,休息是脫離原來的工作,轉換一個場景。舉例,吃飯的時候不要在原來的辦公桌吃。不要到外面吃,浪費時間,而且外面很多都是癌症食品。儘量帶便當,比較節省時間,吃完之後,留15分鐘來做和上班無關的事。剩下來的時間做腹式呼吸,透過呼吸來放鬆。

第五是飲食,不要吃高壓力的食物,有刺激性的食物都是高壓力食物,越吃這些食物,會使交感神經亢進,有時會刺激身體所有的功能處於警戒狀態。

什麼是高壓力食物?可樂、汽水、咖啡、茶、酒精、香煙、乳製品、肉製品,所有的肉,尤其是經過油處理的肉的壓力是最大的。

什麼食物會使心情愉快?聖經創世紀第1章29節:上帝說:「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結有殼的果子全賜給你們做食物了。」讓心情愉快最重要的食物,蔬菜、水果、五穀雜糧。飲食中一個重要的東西可以減輕壓力,就是水。喝水可以減輕壓力,喝好水可以釋放壓力。

第六個釋放壓力的方法是曬太陽,聖經上常講到,日光有治療的功效。很多憂鬱症患者都不愛曬太陽,平常多曬太陽,身體的抗體會增加。

此外,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現代人不太愛喝水,但多數人卻認為自己已經喝得夠多了,原來是他們把咖啡、果汁和碳酸飲料等也算進去了。尤其咖啡和茶都有利尿作用,容易造成水分大量流失,所以喜歡喝咖啡、茶的人,喝水得比一般人還多才行。每一天把握三個時辰喝水,保證病痛至少好一半以上。一就是早上起床後喝500cc,下午3點鐘喝500cc,晚上9點再喝500cc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



怎樣才算睡眠足夠?如何睡好眠?

1. 固定時間入眠
每晚大概約10時,最慢11時入睡,如此一來早上6時左右便會自然醒過來。早睡早起型的人,睡眠一般非常規律,有足夠深沈睡眠的時間,讓身體徹底休息。這是最標準又健康的一種生活型態。

2. 佈置睡眠環境
人腦深處隱藏著一種形似豌豆狀的巧妙腺體,稱為「松果體」,它掌管人體的生理時鐘。松果體在維持人類睡眠機能的正常運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會在適當的時候分泌出一種稱為「褪黑激素」 (Melatonin)的神秘賀爾蒙。褪黑激素分泌多的時候,自然我們就會想睡覺;而褪黑激素分泌少的時候,我們自然就會醒過來。松果體被喻為人體的「第三只眼睛」,原因是松果體含了與眼睛相似的色素細胞,對光具有同樣的敏感度,它會根據接收到的光量多少,來決定褪黑激素的分泌量。當我們的眼睛感應不到光線的時候,便會傳達命令到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讓我們進入睡眠。所以如果非要點燈的話,位置最好在低於床的位置以下,避免眼睛接觸到光線。

3. 運用腹式呼吸
一般我們呼吸是利用肺,它是淺、短的呼吸。而腹式呼吸則是深、沈的呼吸,例如吐納功。吸氣時,鼻子吸氣嘴巴閉氣,將腹部充滿氣,吐氣時則相反,以嘴部吐氣而不從鼻子吐氣,氣一定要吐到盡頭。這樣的呼吸法,不僅在運動時使用,在平時更可利用這樣的方式吐納。特別是有恐懼焦慮病症的患者。

4. 睡前2小時不飲食
飲食和睡眠的關係密切,有時候睡前喝過咖啡,於是眼睜睜坐到天亮;有時候吃得太飽的話,又會發惡夢;有時候空著肚子睡覺,整晚又會輾轉難眠。最好在睡前2~3小時就完全停止一切飲食。

5. 保持愉快的心情
失眠的眾多原因之中,以心理因素最是普遍。只要精神鬆弛下來,自然可以輕易入睡。因為緊張而無法入睡的人,通常都被「我為什麼總是睡不著?」這念頭所困擾。有些人一上床便不斷強逼自己必須入睡,弄得精神非常緊張,如此當然不可能入睡了。

betty & 阿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善存---化學的保健食品

這是網路流傳文件。作者:不詳!

但還是要謝謝作者 

 

在任何健康演講場合,都會提到電視上那個扛著腳踏車上樓的銀髮壯年營養

品廣告,呼籲明智的台灣人不要再吃了,那是100%化學合成的,長久吃下來其實
是有害肝腎。但在演講中不能直接說出廠牌,心中也很為難。


今天看到這則新聞,一則高興,二則難過。高興的是我多年的呼籲得到證實,
也證明化學合成的營養品不能吃;難過的是很多台灣人還在受此種沒有良心的美
商藥廠的化學營養品之害,而不知覺悟。


為了協助大家,在此就把營養品標示的真相寫出,大家以後可以自行檢視:
找找<維他命E>如果是寫dl-alpha-Tocopheryl Acetate 就是合成的維他命E
找找<礦物質>成分標示,如果是寫:Cupric Oxide 銅氧化物、

Manganese Sulfate硫酸錳、Potassium Chloride 氯化鉀、Sodium Selenate

硒化鈉、、等等型式的,都是化學合成的。
如果<其他成分>寫有:Lactose 乳糖、Talcum 滑石粉、Titanium Dioxide

二氧化鈦、Starch 澱粉、食用色素、Sodium Ben zoate 苯甲酸鈉、Potassium Sorbate己二烯酸鉀、 Benzoic acid 安息香酸、 Benzoin Sodium ! 安息香酸鈉

、、等等的,就是有一大堆添加物及防腐劑的化學合成營養品,

絕對不是天然蔬果原料。


請把家裡的營養品包裝或瓶子拿來看看,就知道你們吃的是什麼樣的營養品了。
2010
5 月號138 期《康健雜誌》調查發現:不分男女老少全民瘋保健食品,
不看標示、產地、認證,聽人家說這不錯,就掏錢,買保健食品像買零食。

朋友們,一般人買零食還會知道怎麼挑,買營養品卻完全不會挑,太扯了吧。

--------------------------------------------

2010 5 月號138 期《康健雜誌》

聰明吃保健食品

台灣人喜歡吃保健食品,一年消費可蓋半棟101大樓,
但最新研究卻發現,保健食品過量有害健康。怎麼吃才安心?          文.林貞岑  攝影.陳德信 


看 下一篇 (下)

betty & 阿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是來自BBC新聞台 2011--3/15--PM 最新消息:

 


日本政府已證實了剛突擊日本的第二波地震破壞了

 

位於日本福島縣的核能工廠,並導致大量核能的輻射外洩,

 

雖然已經第一時間搶救,但輻射已經超出搶救能力之內。

 

 

 

亞洲區域國家的人民已被提醒和告知,

 

以提前做好防範工作,抵擋核能輻射和的攻擊。

 

 

 

請在接下來二十四小時內

 

避免外出而盡可能留在室內空間

 

 

 

務必把窗門關上,

 

並設法穿上長袖衣物,尤其是遮蓋頸項部位,

 

因為輻射的攻擊將首要攻擊頸項部位的肌肉。

 

 

 

已證實輻射的攻擊將在今日四點登陸菲律賓。

 

 

 

請把這項訊息傳達給您在亞洲各地的親人和朋友,

 

讓他們提早準備。以防萬一。
 

 

betty & 阿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謝明玲/天下雜誌

一把老骨頭的年輕人

根據衛生署去年十大死因的統計,二十五至四十四歲壯年死亡人口中死於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者,就達到六.五%。

這樣未老先衰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一般女性多在五十歲停經前後期,才有骨質疏鬆的症狀,但現在二、 三十歲女性卻普遍有骨質疏鬆。奧斯卡影后葛妮絲派特洛,不過三十七歲,上星期傳出罹患骨質疏鬆症。專家認為,這是長期維生素D攝取不足和運動過度造成。

資深物理治療師陳漪靜看過二十幾歲的人因為長期偏食,只吃喜歡吃的,如碳酸飲料,不運動,也不補充含鈣食物,在X光的照射下,就是一把七、 八十歲老骨頭。

「年輕人(骨質流失)搞不好比老太太還嚴重,」陳漪靜說。「常在復健科看到年輕人跌倒時,手撐一下,就骨折了。」

另外一種常見的老化,發生在眼睛。

三年前,一份針對五十名眼科醫師的調查指出,四成五的受訪醫師同意老花眼已有年輕化的現象。彰化秀傳醫院眼科門診針對民國九十四至九十六年事審案例(健保局對五十五歲以下進行白內障手術者要求事先提出報告)統計,發現五十五歲以下就進行白內障手術的人數,三年成長近一倍。

四十二歲的新聞編譯古先生,去年發現得了白內障。從發現有白內障,到惡化為原來近視度數的兩倍(近一千六百度)、必須開刀,僅僅半年時間。

他辭去工作,動了手術,裝上人工水晶體。白內障的問題解決了,卻帶來老化的副作用。他一眼老花、一眼近視,花了一段時間調適,日常生活沒有問題,但無法長時間使用電腦。這和他過去要七個小時專心盯著兩個電腦螢幕的生活,大異其趣。

「以後不會再做那麼依賴眼力的工作了,」在問到未來工作怎麼辦時,他這樣說。

年紀輕輕而髮蒼蒼、視茫茫、齒牙動搖,身體器官比外表老得更快,就像新車安裝了舊引擎,跑不了多久,就會熄火。真正的抗老,是由內而起,認真保養身體內部的引擎。

器官「太操了」

專家認為,身體提早老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器官「太操了」。

陳漪靜深有體會。她的門診裡,有位三十五歲的企業老闆,因身負多家公司的經營重任,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持續多年。他的肌肉僵硬緊繃,全身沒有一處不痛,總是忍痛去上班。他和陳漪靜說,「如果不來治療,就覺得快死了。」情況嚴重時,他一星期會來找陳漪靜三次。

「身體就像電池充滿了電,等用到空了才要回充,是很危險的,」陳漪靜認為現代人把身體當機器用,忘了就算是機器也有保養期,要適時休息,忽略身體是有極限的。

腦,也是被過度使用的受害者。一○四人力銀行今年六月針對一千多位三十至四十五歲上班族做腦力大調查,發現這群上班族平均大腦年齡竟有五十二歲,原因就出在壓力大、工作超時,又沒有適當的睡眠與營養。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培寧觀察,現代人常常一心多用,當想處理的事情超過腦容量,就會覺得記憶力大不如前。這其實是因為無法專心只做一件事,通路打結,處理速度變慢,就像老化一樣。

仗著年輕有本錢,不理會身體發出警訊,也會造成提早老化。身體有該休息的時間表、必須的營養比例。任性而為,不加節制,將使身體脫離自然老化的節奏。

出版社編輯吳先生,不過三十出頭,就過著每晚三、 四點睡的日夜顛倒生活。截稿日之前,他更常整晚熬夜,隔天再補眠。「會覺得自己不像三十歲的人,睡起來還是很累,」他形容。
他睡眠時間不定,又常吃高油高脂肪的豬腳滷肉飯,且「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不注意攝取蔬菜水果,也總以可樂代替水。

去年,他因長期疲倦、腹部漲痛求診,才發現沒有病毒帶原的肝臟已經慢性發炎,還有腎結石,肝和腎都已部份纖維化。有一度,他的肝指數飆升到兩百多,逼近猛爆性肝炎的危險區。

精神與身體過度緊繃,更會快速消耗身體。

四十歲的何萬樹,在飯店擔任洗衣房經理,身上的酸痛,已經持續十年了。儘管大部份的洗衣工作都能以機器取代,但有些步驟,如拿著兩公斤的工業用熨斗燙衣;或用力拉一次可以洗一百公斤、工業用洗衣機裡糾結的厚重床單等,還是需要人工操作。

他這幾年,因為全身緊繃、酸痛,每個月要按摩八到十次,還要泡溫泉求放鬆,或找醫師吃止痛藥、肌肉鬆弛劑。「肌肉壓下去都是硬的,不會彈起來,」他說。

即便升任管理職,自我要求高的何萬樹還是習慣親力親為,甚至因為管理的事情多了,精神更加緊繃。「我常是手在做事、眼睛在瞪、嘴巴在罵,」他苦笑說,回到家,又常因為想公司的事,半夜醒來,「體力、腦力都在交雜。」

莫名的緊張,讓他有時覺得思考力減退,常常頓了十秒,就是想不起事情。「十幾年前,人家就叫我阿伯,」他苦笑說。

抗老八大祕訣

1. 勿過勞,切記身體是「有極限的」。

2. 順應身體節奏,該休息則休息,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勿任性而為。

3. 學習放鬆緊繃精神,調適壓力。

4. 控制體重,避免「三高」;限制熱量的攝取,且持之以恆。

5. 定期檢查,正視身體傳遞的警訊,做出因應。

6. 避免如抽煙、過量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

7. 保持生活的幹勁與能量,維持活躍的社交生活,

   擁抱家庭,創造歸屬感。

8. 多動腦,維持好奇心,持續學習新事物。

betty & 阿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謝明玲/天下雜誌   

年過四十卻青春依舊的女星,總是成為新聞焦點;肉毒桿菌、玻尿酸,不僅是女性,連男性也流行起抗老微整形。全民抗老聖戰,除了面子,更重要的是裡子!從眼睛、腸胃到骨骼,忙碌的現代人,年輕的外表下,身體卻已快速老化。打贏這場抗老聖戰,從「內在」做起,更根本也更有效!

廣告教父、五十九歲的偉太廣告董事長孫大偉,上星期突發腦溢血,緊急送往國泰醫院手術。

他有家族遺傳的心臟問題,四哥在四十九歲時因心肌梗塞去世。二○○三年,他陪好友陳昇到台東參加鐵人三項比賽時心肌梗塞發作,連夜送回台北,全身直冒冷汗,心臟疼得無法入睡,緊急做了心導管手術。從發病到手術完成已經過了十八小時,孫大偉左半邊的心肌因缺氧而嚴重受損。

孫大偉壯年罹病,人生旅程少說還有三分之一,學習和受損害的身體相處,成了他的新課題。

他重新開始學習認識自己的心臟、肺臟功能,放慢生活步調,也積極做復健。

孫大偉在心臟出問題之後三年,實現堅持了四十多年的夢想,騎單車環島。「我盡力找平衡點,做了很多妥協、準備,絕不是莽夫,」他對勸阻的親友說。

他一週三次進行兩小時的運動,鍛鍊體能,九月底,帶著心臟監測器上路,最後,比預定提早十天完成挑戰。去年,他又跟著巨大機械董事長劉金標挑戰「京騎滬動」一六六八公里的單車長征,在這之前,他花了幾個月時間,在振興心臟功能重建中心訓練,以嚴格的紀律要求自己。

孫大偉鍛鍊了受損的心,卻沒想到,這次要照顧的,變成了腦。

顧了面子,失了裡子

容顏未老而身體先衰,幾乎已經成為一種常態。找到和提早老化的器官相處、呵護的方法,可能是我們最迫切的課題。

特別是,當六十五歲以上族群正式跨越總人口七%,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時,抗老回春,已成為現代人的聖戰。

然而,台灣人的抗老,卻只做半套,顧了「外」戰(面子),疏忽了「內」戰(裡子)。內在器官與身體機能,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與高壓生活方式,提早衰老。

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二十八年的癌症,這幾年就出現令人擔憂的年輕化趨勢。

衛生署去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國人食道癌的死亡中位數,十年間就提前了八歲。乳癌防治基金會護理師劉羽芬也分析,台灣乳癌的發生年齡,更平均比歐美少十歲。

糖尿病患者的年齡也在逐年下降中。

馬偕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簡銘男指出,糖尿病的好發年齡,男性在四十到四十九歲;女性多在五十到五十九歲間發生。這幾年,不僅出現二、 三十歲年輕患者,甚至,六到十八歲的學齡兒童、青少年,罹患糖尿病的案例也愈來愈多。

二○○三年,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莊立民曾對六到十八歲的中小學童進行普查,發現其中罹患糖尿病的學童裡,一半以上是第二型糖尿病,且多數有肥胖的體型。

「第二型糖尿病以前認為是中老年人的疾病,」簡銘男說,「但因為飲食習慣變差,造成學童因肥胖導致胰島素阻抗,血糖控制不良。」

新陳代謝之外,從眼睛、牙齒、筋骨、頭腦到心血管、肝腎等器官,都在忙碌、壓力之下,疏於「抗老」,呈現超乎實際年齡不該有的老態。台灣的青壯年,慢慢變成「young皮老骨」。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從門診中,也注意到心臟病年輕化的走向。他有位在竹科上班的病人,每天工作「不知道多少小時」,壓力大,沒有時間運動,又不控制體重,三十幾歲就心臟病發作,裝了七根支架。

「也許是吃得愈來愈好,發病年齡就往下降,」他說,十大死因中,心臟病的排名,年年向上提升,目前僅次於癌症。

續~

betty & 阿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血管保健資訊站 ~HOME新聞中心

在這寒風瑟瑟的冬季,你是否曾感覺胸部或背部有些壓迫或喘的不適感小心,這可能就是心肌梗塞徵兆!

根據醫學雜誌心臟中,一篇希臘研究人員分析全年心臟病猝死事件與天氣情況關聯的的文章指出,冬季的死亡事件是夏季的3倍;台灣也有心臟專科醫師發現,秋冬季節心肌梗塞患者有特別多的現象。由於心肌梗塞好發於四到五十歲的青壯年,有些在發病前並沒有如心絞痛等明顯症狀,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表示,著名的佛拉明罕研究已發現,高達62%的男性及46%的女性,在第一次心臟病發作就是心肌梗塞或猝死者,事前沒有任何心肌梗塞徵兆。

 當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堵塞到一定程度時,會產生心絞痛,患者在走路或爬樓梯時,可能會感覺胸口有一種被大石壓住的壓迫感,通常休息5~10分鐘就會好轉。心絞痛的悶痛位置通常在胸口正中處,但有時會在下顎至肚臍以上的範圍發生,心肌梗塞徵兆也可能不是痛而是喘。當導致動脈狹窄的粥狀斑塊突然受損時,血小板會凝聚以修補損傷,反而會造成血栓影響血流,如果血塊未完全堵塞血管,稱為不穩定性心絞痛;一但血管完全堵塞就是心肌梗塞。

 洪惠風醫師表示,若血管是公路,心肌梗塞就像土石流,土石流的發生和山壁(血管壁)的水土保持(動脈硬化)有關,公路可能前一天還很順暢,突來一場颱風暴雨(如變冷、生氣、疲累、壓力引發土石流,瞬間封閉道路,就像急性心肌梗塞時,血管突然完全堵塞一樣。而氣球擴張術、放置血管支架、繞道手術,都是為了恢復公路的運輸功能。其中利用血管支架把狹窄的血管壁撐起來的手術較氣球擴張術新、也比繞道手術簡單,故較多患者採用,近年來研發的塗藥支架,雖能將術後3~6個月內發生血管再狹窄的機率降至5~10%,但卻有引起急性血栓的疑慮,因此搭配使用抗凝血藥物來避免血栓發生已是醫界共識,也有愈來愈多數據肯定抗血小板劑的重要性。

 去年11月剛修訂的美國心臟學會治療準則建議,不論是放置金屬支架或塗藥支架的患者,至少應合併使用抗血小板劑保栓通及阿司匹靈達12個月以上,此外,歐洲世界心臟醫學聯會中發表的研究報告也指出,放置超過1年的塗藥支架仍可能發生遲發性血栓,因此建議放置塗藥支架的病人最好終生服用抗血小板劑保栓通。

除了裝設血管支架的患者需要服用抗血小板劑,近期曾發生心臟病、中風、周邊血管疾病者也有服用,來預防些心血管疾病再度發生。影響血管壁健康的因素很多,其中不容忽視的危險因子有:家族心臟病史、高血壓、更年期後師去荷爾蒙保護的女性、40歲以上的男性、高血脂血糖、肥胖…等等,有這些現象的民眾需要特別注意心肌梗塞徵兆,並調整生活,好好照顧自己的心血管健康,不讓心肌梗塞徵兆有機會發生

 

 

http://www.vesselcare.com.tw/

betty & 阿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吳靜美

40多歲的王先生,最近一年來,開車時偶爾會有一點點胸悶、背痛的感覺,他以為自己應該是工作太累了,且往往休息一下就沒事,所以並不以為意。有一次從林口開車返回台北,在山路上,突然覺得胸口疼痛不已,還好車內剛好有順路搭他便車的同事,立刻將他送到醫院,照心電圖發現心臟缺氧,有心肌梗塞的現象⋯⋯

心肌梗塞 常無前兆

衛生署雙和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明佑指出,所謂心肌梗塞,指的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形成血栓或持續痙攣等,導致冠狀動脈或其分枝阻塞,心肌因長時間缺血、缺氧而發生壞死。
其實心肌梗塞常無任何前兆,胸悶說來就來,不太會胸悶1個月後才逐漸心肌梗塞;但有少數患者,會有近幾天覺得胸悶、胸痛、呼吸喘、脖子僵硬、肩膀痠痛、下巴牙齒疼痛、甚至轉移到背部疼痛等症狀,其實源頭只有一個,就是心臟造成的神經轉移痛。
洪明佑表示,不論是背痛、脖子僵硬等症狀都很常見,而容易被忽略,其實常見的症狀不一定代表正常,如果有這些早期症狀時就加以注意,經由超音波、運動心電圖或核子醫學心臟掃描等檢查後,再以藥物控制,則大多不會嚴重到心肌梗塞的程度。

心肌梗塞自救3招


洪明佑指出,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可能合併有冒冷汗(交感神經興奮處於緊張狀態下所造成)、臉色蒼白、四肢冰冷、頭暈、噁心、嘔吐、胸部壓迫感、胸痛幅射到肩頸背、休息無法解除、全身虛弱無力、疲倦、疼痛持續超過20分鐘以上等症狀。當這些症狀出現時,有幾個在送醫前可以先自救的方式,不妨試一試。
1.喝點熱開水。
2.做吞嚥動作或咳嗽動作等。
3.開窗,呼吸新鮮空氣,深呼吸。
這些自救方法所產生的胸壓和震動,與心肺復甦術CPR的胸外心臟按摩效果類似,此時用力咳嗽可以贏得一些時間,是個不妨一試的自救方法,此外,按摩、搖晃等的作用不大。

12小時內務必送醫


洪明佑指出,很多患者一感到胸悶、不舒服時,往往覺得忍一下就好了,卻很容易忍出問題。每個人發生心肌梗塞的症狀其實不見得一樣,一旦有胸悶、胸痛等症狀,在胸痛開始的12個小時之內,一定要就醫治療,只要能在12小時內用心導管打通被阻塞的血管,通常就沒有問題了,但12小時的治療黃金期,常被很能忍的患者,一下子就浪費掉了。
就如前述的王先生,就醫做心電圖檢查後發現有心臟缺氧、心肌梗塞的現象時,醫師用超音波檢查發現血管已阻塞,在用超音波評估心臟功能之後,立刻用心導管治療,發現有兩條血管阻塞,立即直接打通阻塞的血管。
洪明佑表示,心肌梗塞有些併發症,如心臟中膈破洞、表面肌肉層破洞等,如果心導管治療後未用超音波評估心臟功能,很可能造成患者的危險。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很高,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平均有50%在到院前已死亡,統計到院後仍有20~30%到院後死亡,如果能做詳細的術前評估、判斷是否有併發症等,對於手術後的治療、照顧等都會比較完善。

心肌梗塞,可以預防


1.規律運動:
適當、規律的運動,對心血管阻塞的預防非常好。規律的運動是每週運動3次、每次30分鐘,至少要運動到微微流汗的程度才有效。至於什麼樣的運動最適合用來預防心肌梗塞?游泳、快走最好,其實只要喜歡、能持之以恆,什麼樣的運動都很適合;其中慢跑比較容易傷害膝蓋,是比較不適合的運動。而若已有心臟疾病的人,務必隨時帶著藥物預防。

2.飲食控制:
紅肉如牛肉、豬肉、羊肉等少吃,蛋黃也不要吃太多,因為這些食物的膽固醇都比較高,容易造成血管阻塞,以白肉如雞肉、魚肉等是比較好的肉類來源。海參、蛋白屬於零膽固醇的食物,是心肌梗塞患者不錯的選擇。而海鮮中,如常見的蝦子、螃蟹等,膽固醇也比較高,少吃為妙。另外,多吃蔬菜水果,飲食均衡最重要。

3.輕鬆生活:
在生活上,平時壓力不要太大,下班返家後就想些輕鬆的事,或出去走走、放鬆心情;如果要看電視,可選擇輕鬆的娛樂節目,不要又看些義憤填膺的節目如政論性節目等,反而會增加自己的壓力。一旦懷疑可能有心臟疾病時,就最好不要泡溫泉,因為過熱的水會使心臟無法承受;如果真的很想泡溫泉,則泡個5~10分鐘即應離開,不可久待;平時在家泡澡,水溫也不可過熱,最好是泡溫水就可以了。

哪些族群容易心肌梗塞?


洪明佑表示,冠狀動脈阻塞或冠狀動脈痙攣造成的心肌梗塞,雖然造成的疾病相同,但危險因子卻不太一樣。
容易因冠狀動脈阻塞引起心肌梗塞的族群,包括高血壓(超過140/90mmHg)、糖尿病(空腹血糖值大於126mg/dl)、高血脂(壞膽固醇LDL大於160mg/dl;好膽固醇HDL小於40mg/dl)等三高族群,還有男性、抽菸、肥胖(BMI值大於27)、有家族病史、停經後的女性等。年紀愈大,也愈容易罹患心肌梗塞。
冠狀動脈痙攣也可能造成心肌梗塞,它的主要危險因子是男性、抽菸、CRP(體內發炎性C型反應蛋白)等,高危險族群的年紀則介於40~70歲之間,和冠狀動脈阻塞引起心肌梗塞的族群不太一樣。
根據研究,日本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屬於冠狀動脈痙攣所造成者,約占30%,但美國的研究卻只有2~3%,顯示東西方人在造成心肌梗塞的成因上有些差異。由此可知,冠狀動脈痙攣在東方人比較常見,台灣的情況也和日本差不多。

betty & 阿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李政純】

了解腹部肥胖與健康的關係之後,摸著自己微微突起的小腹,不管你是哪一種原因造成的腹部肥胖,都可以先從調整平日的飲食開始做起。台安醫院預防醫學部營養師余依晏表示,大多數人的腹圍過粗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是便秘,二是肥胖造成腹部脂肪過多,便秘是因體內的廢棄物通過大腸時的速度太慢,導致大腸變得不暢通,大多是因飲食中缺乏纖維質和水分不足所引起,還有可能因為缺乏運動、本身體質讓腸胃蠕動速度較慢,或攝取藥物的副作用如長期服用瀉藥等,至於肥胖造成腹部脂肪過多,更是應該利用調整飲食的方法,讓日漸突起的腹部,再度恢復平坦。

現代人工作忙碌,因此,市場上出現許多可以幫助清宿便的保健食品,包括益生菌、胺基酸、酵素、藍藻、蘆薈等供大眾選擇。余依晏建議,可以先在日常三餐飲食中,多增加一些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只要稍微改變一下,可能不用花大錢,就可以達到縮小腰圍的目的,以下就市面上常見又便宜的7種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並教您怎麼吃?

1地瓜


地瓜在台灣早期被視為是便宜、粗俗的平民食物,常聽老人家說從前沒錢買白米吃,只能用地瓜刨成地瓜絲或是地瓜籤,混在稀少的白米飯中果腹,時代轉變,現在的地瓜則是相當熱門的高級養生食物,地瓜稀飯、蒸地瓜都很流行。

的確,地瓜的營養成分相當豐富,余依晏表示,地瓜的膳食纖維含量非常高,常吃可以刺激腸胃蠕動,另外,地瓜含豐富的寡糖,幫助益生菌生長,有益大腸的保健,其中所含的水溶性纖維,更可保持血管的彈性和暢通,對於預防動脈血管硬化,以及降低膽固醇,均有幫助。

余依晏提醒,100公克的小條地瓜約為半碗白飯或2片吐司,若目前執行控制體重計畫的民眾,建議取代正餐的白飯,蜜地瓜或地瓜甜湯熱量較高,應盡量避免。

怎麼吃?

1.蒸地瓜:若是要吃地瓜來增加腸胃蠕動讓腰圍變小,余依晏建議,最好用蒸的方式烹調,把皮用刷子清洗乾淨放入電鍋中蒸煮,連皮一起吃,纖維質更豐富,刺激腸胃蠕動的效果最好。

2.烤地瓜:如果不喜歡蒸地瓜的口感,也可以用烤的方式,最方便的就是放入烤箱中用小火慢慢烤,同樣可以連皮一起烤著吃。

3.地瓜稀飯:也可以和在白米飯裡面加點水,熬成地瓜稀飯,非常養生。

4.地瓜牛奶:地瓜去皮之後用電鍋蒸熟,加入牛奶、果糖打成漿,就是好喝的地瓜牛奶,記得要連地瓜渣一起吃,才能吃進纖維質。

2蘋果

西方有句諺語說:「一天一顆蘋果,讓你遠離醫生。」蘋果真有這麼好嗎?余依晏表示,蘋果的營養成分和一般水果比起來,並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但是蘋果含有一種特殊的果膠成分,果膠是一種可溶性的纖維質,遇到水之後會膨脹,所以,吃蘋果加上喝水,會很有飽足感,加上蘋果有豐富的纖維質,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對排便很有幫助。

怎麼吃?

1.整顆吃:因為果膠是存在蘋果泥中,所以若是喝去渣或去果泥的蘋果汁,效果不大,最好是吃整顆蘋果,才能吃進果膠成分,達到促進腸胃蠕動的效果。因為蘋果皮含有很多粗纖維,因此最好把蘋果皮洗淨,或選購未打蠟的蘋果,連皮一起吃。

2.蘋果沙拉:蘋果切成小丁狀,加入優格或是優酪乳,拌成沙拉吃,建議最好選擇無糖或是低糖的優格或是優酪乳,才不會吃進太多熱量。

3.蘋果杏桃汁:將蘋果、杏桃去皮去籽,放入果汁機中加入開水,打成果汁,記得要連果泥一起吃進去,才能吃到豐富的果膠喔!

3燕麥

近來最夯的健康食物,非燕麥莫屬,包括可以立即沖泡的燕麥片、或是做成罐裝飲料的燕麥飲等,都相當暢銷。但是大家對燕麥的印象,僅止於降低膽固醇,其實燕麥的纖維豐富、水溶性纖維含量多,對於排便很有幫助,同時還可以降低熱量的攝取、延緩胃腸的排空時間,易產生飽足感,以及增加糞便體積,縮短大便在大腸內滯留的時間,避免腸道吸收殘餘之毒素,對於體內環保很有幫助。

怎麼吃?

1.燕麥粥:可以購買市售加工的燕麥片,加入半糖熱豆漿直接沖泡,就很可口;或是買生的燕麥片,加入水和自己喜歡的調味料,熬煮成燕麥粥。

2.燕麥白米飯:可以加入平常要吃的白米飯中,一起烹煮成燕麥飯,記得內鍋的水分要多加一點,口感才不會太硬。

3.燕麥飲:目前市面上有將燕麥做成罐裝的燕麥飲,盡量選購無糖分的,才不會吃進過多熱量。

4竹筍

俗語說:「竹掃把掃馬路,竹筍子掃腸肚,體內的環保,筍子不可少」這話真的一點也沒錯。余依晏表示,竹筍含有大量的粗纖維,可以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消化,讓人容易有飽足感,而竹筍屬於低熱量的蔬菜,吃多了也不會發胖,光是竹筍的高纖維、低熱量這兩項優點,就足足吸引了不少營養過剩的現代人青睞,尤其在酷暑的夏天,不管是吃涼拌竹筍、竹筍湯或是滷竹筍,都很適合。

怎麼吃?

1.竹筍排骨湯:竹筍切塊狀洗乾淨,加入帶點瘦肉的排骨一起熬煮,鈣質豐富又高纖維,好喝又爽口。

2.涼拌竹筍:將竹筍切成小塊狀,用熱水煮過再撈起來,過冰水,冰入冰箱中,要吃的時候沾自己喜歡的調味料如醬油等,坊間習慣拌美奶滋比較不建議,因美奶滋的熱量太高。

3.滷竹筍:竹筍切塊狀,放入滷湯中滷熟即可,低熱量又高纖。

5芭樂

以前芭樂只有在冬天比較常見,現在經過品種改良之後,幾乎一年四季都吃得到。芭樂的膳食纖維豐富,常吃可促進排便,芭樂皮中含有豐富營養成分,因此建議吃芭樂不需要削皮,若是擔心農藥殘留問題,可以放在清水中約10分鐘,再以流動的水沖洗即可。

怎麼吃?

洗乾淨之後,整顆連皮一起吃,才可吃進豐富的膳食纖維,達到促進排便的目的。因為芭樂籽硬不好消化,容易造成便秘,因此若本身就有便秘症狀的人,則應避免連籽一起吃。

6芹菜

有「廚房裡的藥物」、「藥芹」之稱的芹菜,余依晏表示,其中所含的植物纖維,大部分為非水溶性纖維,因此容易讓人有飽足感,對於促進腸胃的蠕動也很有幫助。

經科學家研究也發現,芹菜除了富含水分和纖維外,並含有一種能夠使脂肪加速分解、消失的化學物質,因此,芹菜還是減肥的佳品。

一般人料理芹菜經常只取芹菜柄的部分,葉子則是丟棄不用,其實芹菜葉含多量維他命和礦物質,纖維也不少,剁碎之後在煮清湯時灑一些當香味劑,可以取代香菜。余依晏表示,芹菜的纖維以莖部最為豐富,吃了可以增加排便量,讓排便較為通暢,但需特別提醒的是,要限鉀的腎臟病患,應避免生食芹菜或喝芹菜汁,以免攝取過多的鉀離子。

怎麼吃?

1.芹菜棒:將芹菜柄洗淨直接食用,若是不好入口,可沾些油醋類的佐料。

2.芹菜炒肉絲:芹菜柄加入肉絲拌炒,香甜又可口。

3.芹菜蘋果汁:芹菜和蘋果加點水放入果汁機中攪打,記得要連果渣都一起吃進去,才能吃到纖維喔!

7香菇

香菇的粗纖維及水溶性纖維很多,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還能增加排便量且熱量相當低,對於減腰圍很有幫助。余依晏指出,尤其香菇梗是高量的多樣性纖維,再加上它含的多醣體與礦物質鋅,有助於抗腫瘤、加強免疫力,是很好的食物。

余依晏提醒,香菇蒂屬於高普林類食物,因此建議痛風或是高尿酸患者,最好避免食用。其實不只是香菇,只要是菇類的食物纖維都很多,像是火鍋中常見的金針菇、夜市裡賣的杏鮑菇等,或是木耳含有大量的水溶纖維,普林含量卻很低。

怎麼吃?

1.香菇排骨湯:一般的香菇先用水泡軟,再加入帶點瘦肉的排骨即可。

2.滷金針菇:可以用滷的方式來料理金針菇,因為金針菇不會吸附油脂,所以比較不必擔心與肉類同時滷,會吃進很多的油脂。

3.涼拌黑木耳:黑木耳切條狀,加入滾水中燙,燙木耳放入冰水中增加脆度後撈出,放入日式和風醬拌勻,放置入味即可

betty & 阿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減重並不難,只要找對方法,維持恆心,就可以成功享瘦!
有試過很多方法,卻依然瘦不下來?明明每餐都吃不多,也做了運動,
但依然瘦不了?趕快試試以下方法.找出瘦不了的關鍵.
 
*飲食Tip
a)要建立良好飲食習慣,飲食要低糖,低鹽,低油脂;高纖維[三低一高].
b)定時吃三餐,進食只吃8分飽.
c)每餐進食時間超過20分鐘,吃東西一定細嚼慢嚥,每口咀嚼20下.
d)注意烹調技巧少煎,炒,炸,多水煮,清蒸,涼拌.
e)減肥三不政策:不吃零食,不吃宵夜,不吃含糖飲料及喝酒.
f)每紀錄每天每餐熱量攝取,女性1200大卡,男性1500大卡.以免攝取過多熱量.
 
*運動Tip
肥胖專科醫師已將333調整為531運動原則.希望增加運動頻率,卻不球太大的運動強度,
降低心理障礙,讓大家確實都做得到.
a)531運動原則就是,一周至少五次,一次30分鐘,心跳達到1分鐘110下.
b)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同樣重要.有氧運動容易消耗脂肪,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腳踏車,
有氧舞蹈.無氧運動可鍛鍊肌肉,提升基礎代謝率,譬如舉啞鈴或是韻律的按摩,兩者如果配合相輔相成,效果更好.
 
*讓減重更EASY
想要有效瘦身的人,可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及活動.持續不斷讓減重更easy.
天天做:走樓梯代替搭電梯,提前一站下公車,外出散步,做家事(掃地托地抹窗戶).
多多做:有氧舞蹈,游泳,快走,騎單車,籃球,羽毛球,足球,慢跑,跳繩等.
適量做:跳舞,打太極拳,元極舞,搖呼拉圈,仰臥起坐,舉重練習.
少少做:看電視,玩電動或電腦,一次不要超過30分鐘(這個真的很難,但是提醒自己注意!)
 
 
 
小叮嚀
每日攝取總熱量不可低於1000大卡為原則.
多吃纖維食物,各種蔬菜,地瓜,海藻,菇類,五穀雜糧.水果請挑甜份少的.
餐餐八分飽,吃飯時間維持20分鐘以上,每口都要咀嚼20下.
補充足夠的水分,最好是每餐前1小時喝水500cc,每天的總喝水量要1500~2000cc
勤勞做運動,持續30分鐘,落實有氧531原則.
 
 
 
坐在電腦桌前的妳
對啦就是現在馬上
現在就起來喝喝水,手腳屁股動一動吧!!

betty & 阿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更新日期:2010/07/30 04:11

1.注重飲食衛生,避免生食,勿前往流行A型肝炎的地區。

2.避免不必要的輸血、打針、針灸、穿耳洞、刺青、紋眉、共用牙刷、刮鬍刀。

3.不抽菸、喝酒。

4.多吃新鮮蔬果。

5.少吃花生製品、豆瓣醬、豆腐乳、臭豆腐等發酵製品,減少吃入黃麴毒素的機會。

6.不要注射毒品。

7.勿涉足風月場所。

8.不亂服用來路不明的偏方、草藥。

9.接受肝炎疫苗接種,產生免疫力。

10.少吃油膩的東西,降低脂肪肝的發生率並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資料來源:肝病防治基金會/整理:記者傅潮標整理)

 

betty & 阿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 自由新聞網

〈全民練氣功〉文/李鳳山 

其實甩手功在好幾年前就已經流行了,但是有的甩手功,女性生理期不能練;有的甩手功,孩子太小不能上手,也不能練;有的則是年紀太大,關節比較硬化的時候,也不太能練。所以,我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研究,將甩手的方式更簡單化了。

我們的「平甩功」出自兩大系,一為達摩老祖的「易筋經」,一為張三丰祖師的太極功,主要在「平」的意境上多下功夫。「平甩功」能讓氣血到達四肢末梢,排出不潔之氣。而且基於十指連心的道理,氣血會回流循環到五臟六腑,使全身氣脈暢通,筋骨鬆開,使全身靈活、有彈性。這個功法學起來很簡單,而且經過持恆鍛鍊,可以改善各種身心病症。

平甩功的特點:
許多的甩手功有練習的禁忌,而且不是什麼人都適合練習。但是「平甩功」不同,它乃是經過梅門多年的體證,屬細水長流型。在動作上講究寧可慢不要快,練的時候全身放鬆,手自然擺動;但雖說是放鬆,又鬆中有動,而非完全的靜止;動中又有鬆,也非用力的動態,所以是一種很細緻的運動,而且陰陽調和、剛柔並濟。此外,練習時只要呼吸自然就好。

平甩功的反應
痠痛麻癢脹 就在排毒
剛開始練習「平甩功」,可能會出現「痠、痛、麻、癢、脹」這五種排毒效應的感受,我們稱之為「五感」。

●「痠」:平甩時,在關節、腰部、頸部、背部、手或胳臂產生痠的現象,多是因為平時累積勞累的緣故。一個人若是長期過勞或緊張,會造成元氣受損,抗體也會相對減弱。透過平甩,可以很快的把這種累積甩掉。

●「痛」:出現痛感,是因為累積太久,以致於某些部位已經全然不通或幾乎已經不通了。沒有鍛鍊的人,在一般循環下,每次氣血循環到那些不通的地方,就會自動躲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阻礙。「礙」有兩種現象,一種是身體的堵塞,一種是心理的掛礙。身體和心理的阻礙,必須相提並論來調整,才能更見其功。但是如果沒有正確的功法加上持恆的練習,就經常會有力不從心的現象。

●「麻」:麻的現象有兩種,一種是在打通的過程中,遇到原本有阻礙的地方,因為氣不斷的去通它,所以產生了痠麻的感覺,這是可喜的現象,因為如果沒有去疏通這些有阻礙的地方,它就會堵住,堵到最後,就會變痛了。另外一種則是「麻木不仁」,意思就是每次氣經過某個地方,感覺好像那裡空了一塊,似乎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經過,這種現象相當危險,因為氣血若是不能通過,就會變成瘀血,瘀血久了,就會腐壞,若碰到細菌感染,也容易變成「癌」。

●「癢」:甩手時感覺到「癢」,是因為氣到了!這種癢,是完全從裡面發展出來的癢,搔也搔不到癢處的癢,這是可喜的現象,表示功有練進去了。

●「脹」:脹的感覺通常出現在身體的末梢,這表示回流不夠好。身體若是不暢通,心就不暢通。身暢而後心暢,心暢而後身更暢,身心是相互輝映的。一般人身體出了毛病,很少能繼續保持心情愉快;情緒低落,也會造成生命力降低,抗體衰弱,免疫功能消失的現象。但是只要持恆的平甩,就可以改善回流欠佳的現象,使得身心舒暢。

平甩功的鍛鍊
動作說明:
1.雙腳與肩同寬,平行站立。
雙手舉至胸前,與地面平行,掌心朝下。
2.兩手前後自然甩動,保持輕鬆,不要刻意用力。
3.甩到第五下時,微微屈膝一蹲,輕鬆的彈兩下。

練習原則:
1.一開始就要培養一種心境:不取巧、不求快、不貪功。
2.腳踏實地,呼吸自然。
3.雙手在前面始終擺平,微微舒指,高度不過肩。
4.身形中正,左右平衡。
5.蹲的時候,保持膝蓋彈性,視個人放鬆狀況,可高蹲亦可低蹲。
6.速度和緩,保持規律。
7.每回至少甩十分鐘(約五百下),一日甩三回。若能一次持續甩到三十分鐘以上,效果更好。
8.練完之後,慢慢喝杯溫開水,更有助氣血循環、氣機穩定。

平甩功的效果
●甩五百下大約十分鐘,第一個十分鐘可以達到渾身的循環,第二個十分鐘開始進入我們身體過勞之處,第三個十分鐘開始調整病灶,達到以柔克剛的境界。

●平甩時,因為放輕鬆,保持四平八穩,全身上下不用力,自然而然可練出韌性和彈性,體會「在有力中無力」、「在無力中有力」的意境。

●平甩的屈膝動作,非刻意負重與用力,要保持輕鬆,因此長期鍛鍊之後,膝蓋會更靈活有勁、不老化,甚至退化的關節也會活化開來。

●每甩第五下蹲一蹲,鬆中帶沉,一沉到底,讓人不會心浮氣躁,也不會因為不斷地動而變得身體緊張。這個規律性,使人動靜合一,自然集中,日久漸能進入高妙的神定狀態。

● 整體來講,十指充滿而後感傳,由感傳而循環,因此,五臟六腑很容易得到滋養,甚至受損的臟腑也會得到修復。即使是年紀大的人,只要用心鍛練,就可以消除許多老毛病和老人病,達到一通百通的效果。

Q:要練多久,身體才會有明顯提升的感覺?
A:這裡面有個小學問,氣功不論好壞,只要了解其理論基礎,每個人都能夠把氣功練得很好。有句話說:「每日十分鐘,十年不得了」。不管是有沒有時間,或是自己很懶惰,只要每天能夠花十分鐘,就能夠見效。不管是運動、氣功、打拳,最重要的就是循環,循環一好,其他的緊接著就好起來了;如果循環不好,其他的都不用說了。所以能夠每天持續不斷,在個人睡眠的前後練二十分鐘到半個小時,保證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平甩功Q&A
Q:飯後多久才可以開始練功?
A:空肚子練的效果當然是最好,尤其初學者盡量不要肚子飽飽的就練。但是,「平甩功」是一個平和的功法,練了一段時日有相當火候之後,就是吃飽了也可以練習,反而會幫助消化。平日練功掌握一個原則──有時間就練,隨時隨地都可練。

Q:「平甩功」與一般運動有什麼不同?
A:一般的運動,只運動到外在的筋骨與肌肉,不易深入五臟六腑。此外,運動時多半需要使力,全身肌肉緊繃,而非放鬆,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運動傷害。「平甩功」練習時全身放鬆,因十指連心之理,很快就能氣達末梢;又因微蹲兩下,可使氣沉至腳底;再加上慣性的擺動,使氣血能夠回流五臟六腑,不但刺激到頭部,還能按摩臟腑,達到全身氣血暢通的作用。

Q:平甩的時候發現左右不平衡要怎麼辦?
A:左右如果有不平衡的問題,是「筋」與「骨」的問題,要用「心」協助有障礙的一邊,以強的去遷就比較弱的那邊。一般來講,每個人的左邊跟右邊都不太一樣;有的人就是右腳比較笨,左腳比較靈活;有的人就是右手比較笨,左手比較靈活,大家差不多都有一點「半身不遂」。如果我們沒有鍛鍊,在功法上規律的去製造一個永恆的良性循環,它就會一直累積掛礙,到最後,就變成真正的半身不遂了!

平甩功的資訊如下:

平甩功的網址:http://www.meimen.org/health/wonder/wonder-main.html

李鳳山師父出版的書:《平甩功》,《平甩的震撼》,《養生之道》,《上班族養生之道》。

betty & 阿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更新日期:2010/02/05 12:26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5日電)衛生署今天公布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大約每7分鐘就有1人罹癌,大腸癌蟬聯發生人數首位,女性甲狀腺癌與乳癌、男性口腔癌及食道癌增加率最高。

這項「96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民國96年有7萬5769名國人罹癌,平均每6分56秒就有1人診斷為癌症,人數比95年增加3.4%。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說,就性別而言,男性發生癌症人數是女性的1.4倍;由於抽菸與嚼檳榔人口男多於女,男性食道癌及口腔癌的罹癌人數分別是女性的12.7及11.3倍,且罹癌人口多為中壯年。

就各癌人數而言,大腸癌1萬511人數最多,大約每50分鐘就有1人得到大腸癌,其次是肝癌、肺癌、女性乳癌、口腔癌,這5種癌症佔所有癌症發生人口的56%。

國健局癌症防治組長孔憲蘭說,交叉分析顯示,女性癌症發生率增加最多的是乳癌和甲狀腺癌,兩種癌症都和女性荷爾蒙有關,高油脂、高熱量的西化飲食影響女性荷蒙爾,提高罹癌風險。

另外,近10年來醫界認為台灣女性乳癌年輕化,罹癌年齡比歐美女性提早10年;不過,孔憲蘭說,從歷年癌症登記數據看來,女性乳癌的中位年齡是51歲,並沒有年輕化現象。

邱淑媞說,男性攝護腺癌也沒有年輕化,雖有醫界人士主張應擴大篩檢攝護腺癌腫瘤抗原;然而,攝護腺癌生長緩慢,從醫學文獻可知,死於其他疾病的老年男性在解剖後才發現攝護腺癌。

孔憲蘭表示,就長期趨勢觀察,飲食西化的趨勢下,大腸癌發生率恐將直線上升;肝癌發生率在B肝疫苗全面接種多年後開始下降;而口腔癌部分,即使所有紅唇族都不再嚼檳榔,過去累積的傷害仍會使口腔癌
人數持續上升。
====================================

要注意飲食 !

betty & 阿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時候吃水果,是營養最好吸收的時機?有人主張飯前吃,有助維生素吸收,且能控制食量;另一派則認為飯後再吃,不傷胃又助消化。究竟水果何時吃正是時候?

 

每天吃完晚餐,美華總會從冰箱端出切好的水果,全家可以邊看電視邊享用。飯後來盤水果做為一餐的尾聲,似乎也是許多人的習慣,可是,有些人卻因此腹脹嗝氣,跟飯後吃水果有關嗎?如果想空腹吃些水果,要注意什麼?

 

餐後吃水果能補充纖維質 餐前吃則讓維生素好吸收

 

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表示,「飯後或飯前空腹都可吃水果。」飯後吃水果可補充纖維質來幫助腸道蠕動,縮短肉類等食物逗留在腸道的時間,如果飲食缺乏纖維質,糞便就會像羊糞般一顆一顆,味道臭且易便祕。然而,水果的維生素與營養素,的確會被本身的纖維質及其他食物干擾,導致身體不易吸收,因此空腹吃點水果,可彌補這個缺點。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潮宗認為,胃腸功能正常或體質較強者,吃水果較可隨心所欲,不必有所顧慮。但腸胃功能不佳者,最好別飯後吃水果,避免水果在胃裡滯留,延遲消化,造成果糖與胃酸起作用,導致過度發酵,引發腹脹、嗝氣、胃腸不適。飯後吃水果會不舒服者,建議調整吃的時間,把水果當作餐與餐之間的點心。

 

7種不宜空腹吃的水果

 

不過,陳潮宗提醒,以下水果不適合在空腹狀態下進食:

 

1.番茄

含大量果膠、柿膠酚、可溶性收斂劑等成分,易與胃酸發生化學作用,凝結成不易溶解的塊狀物而堵塞胃幽門,使胃裡壓力升高,造成胃擴張而導致胃脹痛。

 

2.柿子

含有柿膠酚、果膠、鞣酸和鞣紅素等物質,具很強的收斂作用,胃空時遇到較強的胃酸,易和胃酸結合成難以溶解的硬塊。小硬塊可隨糞便排泄,但若結成大硬塊,就易引起中醫所稱的「柿石症」。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楊淑媚表示,吃柿子有很多禁忌,除了空腹,婦人產後、坐月子時都不能食用。缺鐵性貧血的患者也不宜吃柿子,因柿子含有單寧酸,會與鐵結合,阻礙鐵的吸收。

 

3.香蕉

含有大量鎂元素,空腹大量攝取會使血液中的含鎂量驟然升高,造成血液中的鎂鈣比例失調,影響心血管收縮,造成心臟不適。

 

依此原理來看,或許有人會疑惑日本流行早餐空腹吃香蕉減肥豈不適當。確實,早餐若空腹進食「大量」香蕉可能導致不適。不過,很多人都誤以為香蕉減肥法是要吃很多香蕉,其實不然。正確的方法為「吃定量的香蕉,且邊吃邊喝水」,利用其豐富的纖維素潤滑腸胃,排除宿便,同時產生飽腹感,減少吃零食的機會,藉此降低整日熱量的攝取來控制體重。

 

4.橘子

含大量糖分和有機酸,空腹吃會刺激胃黏膜。

 

5.甘蔗和荔枝

含較高糖分,空腹勿過量攝取,否則會因體內突然滲入過量高糖分而發生「高滲性昏迷」。

 

6.山楂

山楂的酸味具行氣消食作用,但若空腹食用,不僅耗氣,且會增加饑餓感。

 

7.鳳梨

鳳梨含有鳳梨酵素,有助人體消化和吸收蛋白質。可是,其蛋白分解酵素強,對有消化性潰瘍的人而言,空腹吃易傷害消化道黏膜。

betty & 阿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人常揉三陰交,保妳終身不變老 (對男人也有效 .............)

 

 

 

常揉三陰交,終身不變老,如果你的父母給你存了一筆幾千萬的財產,你卻不知道用。還每天到處借錢,過得窮困潦倒,那是多麼可惜的事情呀?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如今日子越過越好,保養的方法也層出不窮。很多人,花了大把的時間和金錢,卻眼睜睜的看衰老爬上自己的臉龐和身體,內心充滿了憤怒、失望、悵惘……

其實,三陰交穴就是我們的父母留給我們的巨額財產。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年輕,延緩衰老,推遲更年期,保證女人的魅力。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三寸處(自己的手橫著放,約四根手指橫著的寬度)。三陰交對女人、對人體究竟有什麼神奇作用呢?

1
、保養子宮和卵巢:
 
人體的任脈、督脈、衝脈這三條經脈的經氣都同起於胞宮(子宮和卵巢)。其中,任脈主管人體全身之血,督脈主管人體全身之氣,衝脈是所有經脈的主管。每天晚上5點~7點,腎經當令之時,用力按揉每條腿的三陰交穴各15分鍾左右,能保養子宮和卵巢。促進任脈、督脈、衝脈的暢通。女人只要氣血暢通,就會面色紅潤白裡透紅,睡眠踏實,皮膚和肌肉不垮不鬆。

2
、緊致臉部肌肉,使臉部不下垂:
 
看看張曼玉和趙雅芝,現在臉都緊緊的,沒有鬆垮下來,因為她們的飲食都很規律,脾沒有受到傷害。再看看大美人關之琳,經常在家開Part,飲食無節制,喝酒無節制,傷了脾,臉部現在鬆弛得非常明顯,老態驟然顯現。經常傷害脾,臉上及全身肌肉都會更快的鬆弛。如果想在40歲之後,還能對抗地球的引力,保證臉部和胸部不下垂。除了飲食要規律之外,還要經常在晚上9點左右,三焦經當令之時,按揉左右腿的三陰交穴各20分鍾健脾,因為三陰交是脾經的大補穴哦!

3
、調月經,去斑,去皺,祛痘:
 
三陰交是脾、肝、腎三條經絡相交匯的穴位。其中,脾化生氣血,統攝血液。肝藏血,腎精生氣血。女人只要氣血足,那些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先後無定期、不來月經等統稱為月經不調的疾病都會消失。而女人臉上長斑、痘、皺紋,其實都與月經不調有關。只要每天晚上9點~11點,三焦經當令之時,按揉兩條腿的三陰交各15分鍾,就能調理月經,祛斑、祛痘、去皺。不過,要堅持才有效果哦!堅持每天按揉,按揉一個月之後,才能看得到效果,如果指望 一兩 天就看到效果,只能是做夢了。

4
、改善性冷淡:
 
很多女性面對高壓的生活節奏,或者因為自身飲食結構或生活習慣不合理,導致性冷淡。這樣不但自己少了很多生活的樂趣,還影響夫妻感情,容易導致家庭不穩。三陰交是一個大補穴,能補氣補血,提昇女人的性欲,讓女人逃離性冷淡,重溫浪漫人生。每天晚上5點~7點,腎經當令之時,按揉三陰交,提昇性欲的效果最好。堅持一個月,定能收到你想要的效果。

5
、調治肌膚過敏,濕疹,蕁麻疹,皮膚炎:
 
三陰交是脾經的大補穴,脾最大的功能之一是能夠把人體的水濕濁毒運化出去。每天中午11點,脾經當令之時,按揉左右腿的三陰交各20分鍾,能把身體裡面的濕氣、濁氣、毒素都給排出去。皮膚之所以過敏,長濕疹,蕁麻疹,皮膚炎等毛病,都是體內的濕氣、濁氣、毒素在搗亂。只要按揉三陰交,把這些討厭的調皮鬼趕出去,不出一個半月,皮膚就能恢復光潔細膩,乾淨無暇了。

6
、保持血壓穩定:
 
三陰交是一個智能調節穴位,當你血壓過高或過低,每天中午11點~13點,心經當令之時,用力按揉兩條腿的三陰交各20分鍾,堅持兩三個月,能把血壓調理至正常值。

另外,三陰交還能調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白帶過多,子宮下垂,全身水腫,眼袋浮腫,小便不利,腳氣,失眠等癥狀。

我有位鄰 居王 教授,是位退休的老中醫,老太太今年71歲,臉上一個老人斑都沒有,臉皮緊緊沒有鬆弛現象,皺紋只有淺淺的幾條。說話聲音洪亮,中氣十足。每次去爬香山,中途從不休息,都是一口氣爬上去的,還不大喘氣。在我的一再詢問下,老人透露了她的保養秘訣:保持心情愉快,飲食清淡,適量運動,充足的睡眠,每天按揉三陰交,每條腿的三陰交至少按揉或用經絡錘敲打10分鍾以上。

對於穴位的按揉,不要指望 一兩 天出效果。一定要像 王 教授這樣堅持,堅持才有效果。父母生我們時,三陰交這個大補穴已經在我們身上了,等於是父母給我們往抗衰老銀行裡存了一筆巨額財產。
 
既然是父母無私的贈與,我們為什麼不好好利用呢?每天堅持按揉鏈條腿的三陰交各15分鍾以上,還懼怕歲月的侵蝕嗎?如果感覺用手指按揉比較累,可以用經絡錘敲打,或者用筷子頭按揉,效果也一樣哦!
 
辦公族常按三陰交穴保健康
 
整天悶在辦公室裡埋頭工作,頭暈腦漲是經常出現的症狀,有些女性朋友還有食慾減退、便秘、沒力氣、心煩的表現。從中醫看,這是氣血營運出現塞車了,所以要疏通疏通才行。一個比較偷懶的方法就是按揉小腿上的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是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的交會之處,此穴位置在內踝尖直上3寸,脛骨後緣靠近骨邊凹陷處。針灸或按揉該穴具有健脾益氣、滋補肝腎、除濕通絡等功效。
 
此外,三陰交穴對女性的血液循環、荷爾蒙的調節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掐揉這個穴位可以使皮膚滑嫩細致,對於有痛經困擾的人,也可以常按此穴來獲得改善。
 
建議每天用拇指或食指按壓此穴2~3次,每次持續2~3分鐘,使局部產生酸脹感。長期堅持按摩,可以調經及防治婦科病症,同時有強身健體和美容抗衰老作用。
 
除了按摩,也可以對三陰交穴進行艾灸。用艾條(一般藥店有售)點燃後,對準穴位“烤”,每次10~15分鐘,以局部溫熱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另外,臨睡前艾灸或按揉、熱敷該穴還可以收到安眠的效果

betty & 阿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熱敷 v.s. 冷敷 知多少? (中央健保局 醫療費用第一組)
賴怡如 物理治療師 / 台灣生命智慧協會

人是個恆溫動物,在適度的溫度下,身體才能正常運作。人體內各種器官功能及系統活動運行,最適宜的溫度範圍大約是攝氏36.5度至37.5度,平均而論,正常的體溫是37度左右。過高或過低的溫度都會使身體當機,產生一連串的問題,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當身體功能異常而導致體溫異常變化時,在未危及生命安全的情況下,我們即可利用天然無副作用的物理理療方法作為身體自我療癒的調理,也可使身體常保最佳的免疫能力。

最常建議使用及最方便的方法即是使用熱敷或冷敷,可是到底在什麼樣的狀況下該使用熱敷?什麼樣的狀況下該使用冷敷?有時會造成困擾,因為錯誤的使用可能會產生反效果,造成病情加重。以下將簡單介紹熱敷及冷敷的作用及使用建議,讓您輕輕鬆鬆面對這個難題。 

熱敷可以增高體溫,放鬆神經及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新陳代謝速率,降低神經肌肉緊繃症狀,緩解肌肉痠痛不適症狀。
熱敷使用建議:
1. 受傷四十八小時後且無紅、腫、熱、痛發炎症狀時使用。
2. 亞急性期及慢性期肌肉痠痛症狀時使用。
3. 生理期子宮收縮造成肌肉痠痛症狀時使用。
4. 鼻塞導致的頭痛不適症狀時使用。
5. 使用時間勿連續使用超過30分鐘。 

冷敷可以降低體溫,造成血管收縮,降低新陳代謝速率,延緩神經傳導速度,以達到消炎止痛效果。
冷敷使用建議:
1. 受傷後二十四小時內或仍處於紅、腫、熱、痛急性期發炎時使用。
2. 發炎症狀:發燒、牙痛、出血、擦傷、扭傷、瘀傷、輕微刀傷、輕微灼傷、流鼻血、昆蟲咬傷、眼壓過高等情況使用。
3. 使用時間勿連續使用超過20分鐘。
4. 如須連續使用需間隔5 ~ 10 分鐘。

有些狀況亦可同時使用熱敷及冷敷,運用熱敷冷敷交替的作用下協助調整身體生理機制,恢復正常運作。
冷熱敷交替使用建議:
1. 利用冷熱敷交替方式,使用冷敷舒緩眼部壓力,再用熱敷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黑眼圈、浮腫、小細紋和減低近視加深的機率。
2. 適合運動時其肌肉疲勞度較輕微時使用。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特別需要注意的事項
1. 對於溫度感覺異常者、對於溫度不敏感者、感覺遲鈍者或有循環系統疾病者(例如糖尿病)使用前應先請教專業醫生。
2. 熱體會產生遠紅外線,因此熱敷過多過久,易使皮膚變黑,只要停用一段時間,即會自然褪去。
利用這個分類方法即可簡單又即時的減緩身體不適症狀,讓身體有自我療癒修復的機會,增加免疫力,常保身體健康。

betty & 阿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聞來源:
 
健康飲食新觀念
 
營養調理
隨著高科技時代的來臨,凡事講求速度、效率,要求精、準、快的品質,無形中也影響到現代人的生活形態與步調,自然也影響到我們飲食行為的模式。您是否:因為「忙」,沒有時間自己買菜作羹湯而外食?沒有充裕時間用餐而「有吃就算」或「好吃就好」的想法?因為「盲」,對食物認知不清或一字半解,卻講究自以為是的「健康飲食」或「健康食品」?或趕時髦一味追求各種精緻、品味、氣氛的流行?因為「茫」,而不知自己到底「要」吃什麼?「能」吃什麼?「已」吃了什麼?

由行政院衛生署最近國民營養調查顯示,國人普遍蛋白質類及油脂類攝取量過多,而纖維素則有攝取不足的現象。又衛生署以「成人肥胖定義」為標準所做的統計資料中,成年人(18歲以上)不分男女,體重過重比率為21.2%,肥胖率為11.5﹪,換言之,全國成人約有350萬人體重過重,180萬人為肥胖,究其原因,不外飲食不當及缺乏運動所致。另外,據統計,近年來癌症、中風、心臟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病仍踞國人十大死因之列,這些慢性病,與長期不當的飲食、肥胖等有很大的關係。可見,飲食對健康影響之大,豈可等閒視之!

「健康飲食」並不難,不需多花錢買五花八門的「健康食品」,不要迷信偏方,只要把握幾個原則,隨時提醒自己,您就可以把握健康!

注意食品衛生
預防因食物不潔而致傳染病、食物中毒,及寄生蟲感染等情事,沒有衛生即無營養可言!

適時
1.採購蔬果時,盡量選擇當季時令的蔬果,不僅價廉物美,且可減少農藥殘留。
2.購買食物時,應注意食品標示及保存期限。
3.家中食物應盡早食用,若發現過期,應丟棄不可食用。
4.定時用餐,且勿匆忙、囫圇吞棗,以維護消化系統功能。

適量
依自己的身高、體重、活動量及年齡等狀況,來計畫個人每日所需熱量,並均衡分配在六大類食物中。

均衡飲食
1.六大類食物都要依衛生署建議份量均衡攝取,以免營養不良。
2.飲食要定量、不暴飲暴食。
3.三餐並重,早餐是一天的開始,不要不吃早餐。
4.選購食物應多樣化,不可偏食。
5.充足的攝取水份(每天至少2000c.c)。

維持理想體重
1.理想體重〈公斤〉= 22 ×身高〈公尺〉平方
理想體重範圍: 理想體重 ± 10 %
2.身體質量指數(簡稱BMI)=目前體重〈公斤〉÷身高〈公尺 〉平方
理想的BMI值應控制在18.5~24,<18.5表太瘦,抗病力較差。>24表體重過重、>27為肥胖,則易導致慢性疾病。

三低一高原則
1.低油:預防 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痛風
2.低鹽:預防 高血壓、心臟病及腎臟病
3.低糖:預防 肥胖及高血脂症
4.高纖維:預防 高血膽固醇、心臟病、便秘、痔瘡及大腸癌等

的確,要改變長久已然的飲食習慣並非易事,做起來會有一些些的「知易行難」,但想想,若您後半生,多在與疾病對抗,甚或與病床為伍,那多無趣啊!惟有健康、行動自如的身子,生活才有品質,人生才能多彩多姿。

betty & 阿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光如梭,年華易逝。美容手段即使再先進,也抵抗不了自然的規律。不過英國《每日郵報》健康專欄作者,安吉拉·愛潑斯坦博士于1010日 撰文介紹,各種最新研究顯示,人一生中共有22個關鍵點,在生活上做一些小改變,可以讓你遠離衰老和疾病。

 一、8歲決定女性生育能力。此時的激素分泌和黃體酮的水準會對她的一生產生影響,因此要避免劇烈的體育運動,飲食一定要跟上。

二、10歲女性青春期萌芽。40%的骨骼在此時以衝刺的速度形成,攝入足夠的鈣是至關重要的。多食用乳製品、多做運動,避免肥胖。

 

三、17歲智齒發育。出現口腔疾病,使用漱口水或淡鹽水漱口消炎鎮痛,必要時使用撲熱息痛和阿司匹林。

 

四、25歲骨骼發育達到頂點。要攝入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一般地說,每天要喝一瓶牛奶或優酪乳,並多曬太陽以獲得維生素D

 

五、28歲男性開始脫髮。睾丸激素的水準變化是毛囊萎縮的主要原因,注意早餐中蛋白質的攝入,多食用雞蛋和瘦肉可以延緩毛囊的萎縮。

 

六、30歲新陳代謝能力下降,開始發胖。每天少攝入200卡路里的熱量,可以防止身體走形。

 

七、34歲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此時生育可以使母嬰都更健康,母親更長壽。每天服用葉酸對母嬰健康都有好處。

 

八、35歲白髮開始出現。這是毛囊中的黑色素細胞不活躍造成的,服用B族維生素可以延緩白髮的生成,並且也有緩解精神壓力的作用。

 

九、40歲男性生育能力下降。無論母親是否年輕,此時受孕的嬰兒其流產率都會增高。讓睾丸保持較低的溫度,是提高精子存活率的關鍵。多攝入富含鋅、硒、維生素C、維生素E的食物能提高精子的活力。

 

十、41歲骨質疏鬆的跡象開始出現。加強鍛煉,每週做有氧運動,例如跳舞、跑步等,快走四五次。

 

十一、42歲大腦進入中年期,腦細胞每天流失1萬個。隨著迴圈能力的下降,腦部供氧減少,記憶力受到影響。經常讀書、下棋,彈奏樂器都可以幫助我們保持頭腦的敏銳。

  

十二、46歲開始出現老花眼的症狀。這是眼睛的聚焦能力下降造成的,雖然老花眼不能抗拒,但是戒煙可以避免進一步的問題,特別是白內障的發生。

 

十三、50歲開始出現帕金森症。多攝入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如橄欖油、瓜子和杏仁。

 

十四、51歲是女性更年期的平均年齡。改掉喝咖啡的習慣,換成茶或果茶,同時多攝入鈣。

 

十五、59歲容易受到皮膚病的威脅。避免皮膚在陽光下暴曬,冬天最好也使用低倍數的防曬霜。

 

十六、60歲白內障問題突出。多吃扁豆、豆芽、捲心菜、萵筍、奇異果、蜜瓜等食物,注意眼部異常。

 

十七、63歲是女性卵巢癌的平均年齡。最好多吃花椰菜。十字花科的蔬菜中所含的蛋白質,對卵巢癌細胞有抑制作用。



八、68歲是關節置換手術的平均年齡。控制體重,過重的體重會增加關節負擔,誘發骨關節炎。

 

十九、70歲是英國腸癌的平均年齡。多吃藍莓,或其他高纖維的食物可防止癌變。

 

二十、75歲大部分人會有高血壓。高血壓會誘發心臟病和中風,要定期檢查血壓。

二十一、76歲是英國男性的平均壽命。降低飯量可以更長壽,還可以減少包括癌症等疾病的發生。

 

二十二、81歲是英國女性的平均壽命。節制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適度吃魚,使用橄欖油,適度地飲用葡萄酒。

 

 

betty & 阿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例一 ) 兩兄弟,一個 20歲,一個 18歲都洗腎

兩兄弟,從小喜歡喝鋁箔包飲料,從未喝過白開水、礦泉水。

(例二 ) 台大三年級生,得癌症第三期

小小留學生,回國後還是洋派,每餐漢堡 +可樂,得癌。醫生勸他吃淡一點,但沒有漢堡+可樂嚥不下。

(例三 ) 小女孩 23歲得肝癌

小女孩回家不喜歡一個人開伙,吃泡麵不是乾的,就是泡的。年紀輕,就得此症,老師、學校都沒教過,父母更是不知道壞習慣,造成如此下場。


說明:

一、泡麵:又名 (泡命)

高熱量、高油脂、高磷、高鹽、高防腐劑、低纖維,標準致命食品。


二、可樂:(包括所有碳酸飲料,俗稱汽水)

l、讓維他命 b群與 ca質流失

2、一罐有 13顆方糖甜分

3、喝一瓶→ 1/3免疫暫時癱瘓

41/ 天→ 增加 5kg /年— 董氏基金會實驗

5、國立陽明醫學院—將一隻蟑螂放入可樂內→一星期內溶化消失 (不敢公佈,自己在家做實驗,可用銅幣代替)

6、可樂 —可用來燉豬腳 (易爛 ),洗大腸、田螺(洗掉粘稠液 )ph2.2,比工研醋還酸 10倍。喝下肚,會如何,可想而知


三、現在滿街珍珠奶茶、紅茶、綠茶店:

l、糖,在西洋俗稱魔鬼。代糖,稱大魔鬼

2、糖一-粘答答,造成血液又濃又稠,缺營養又缺氧

3、糖與蛋白質結合→粘多糖蛋白 ( 俗稱粘稠的黃痰)

4、粘多糖蛋白 :健康隱形殺手。貯存於淋巴、扁桃腺……,人體排泄系統,只能排糞便、尿、汗,卻不能排出粘液的痰。
80%
腺細胞癌 (乳癌、攝護腺癌、胃臟、膀胱…)與粘液有關。
多喝含糖 ( 代糖)類飲料,為日後--骨質疏鬆,洗腎,奠下基礎。

四、洋芋片:(動手做看看 — 香酥脆好吃的東西,是什麼模樣)
一點就著火,上冒黑煙,下滴的都是油。油炸的油,廠商為了降低成本,均採用反式脂肪酸 (便宜,易保存、重覆使用,香、酥、脆)

l、反式脂肪酸→一般植物油 (順式脂肪酸),加工經高溫高壓粹取,再經脫臭、脫色、脫酸而成的。
自然界中不存在。會使肝臟造成傷害,破壞細胞膜、再生及複製,細胞缺陷……。

2、炸雞、薯條、鹽酥雞、泡麵、甜甜圈…… 。
麥當勞、肯德基,在美用此油均被控告。美已開始規定業者,不得使用反式脂肪酸炸食物。


你有多少不良的飲食習慣呢?
我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
卻能改變生命—寬度與品質!

betty & 阿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拋開所有的不重要的數字,包括年齡,體重,身高。

2.與快樂的人為友,心懷不滿的人會讓你消沉 

 

3.堅持不懈地學習

 

4.從小事中找到樂趣

 
 

5.開懷大笑,笑到不能自已

 

6.想哭就哭

7.讓你愛的人和事環繞著你 

8.珍愛你的健康

9.不要踏上罪惡之路

 

10.告訴你愛的人 "我愛你 ",珍惜每一個機會

 

如果你不把這個郵件轉寄給至少 N 個人,那又怎樣呢?

但至少和你自己好好分享

betty & 阿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蕃茄居冠-- 吃魚腦筋好----------------地瓜強過飯

想吃出美麗、吃出健康嗎?最新一期美國時代雜誌(TIME)評選出 10 種現代人最佳營養食品建議清單,如果正確食用,不但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預防多種疾病,報導中也建議,白米飯最好少吃為妙。

時代雜誌建議現代人應該攝取的十種最佳營養食品,排名第一的就是物美價廉的番茄,報導指出,蕃茄內含的 Lycopene 素,可以大幅減少攝護腺癌的罹患機率。


而熱量低、含有豐富鐵質、維他命B的菠菜,不但是減肥聖品,還可以有效預防血管疾病以及夜盲症。


至於華人過年必備的花生、杏仁等堅果,則有提高良性膽固醇、預防心臟病的功能,不過醫生警告,一定要控制食用量,否則反而有害。


如果不想罹患乳癌、胃癌、直腸癌,花椰菜是不錯的選擇,最好的食用方式,就是簡單的燙一下,最能保有豐富的胡蘿蔔素以及維他命 C。
至於廣受減肥人士喜愛的燕麥,則有助降低血壓以及膽固醇。


要頭好壯壯,可多吃魚類食品,其中鮭魚含有的 OMEGA-3S 成份,可以預防腦部老化,罹患老人癡呆症。


同樣可以防止老化的藍苺,因為含有相當高的抗氧化劑,還能預防心臟病及癌症。


至於讓「口氣」不好的大蒜,則在清血、防治心臟病上,有相當大的功效。


在亞洲相當風行的綠茶、紅酒,也被證實有預防疾病的功能。
綠茶含有多酚,這種植物化學因子,一杯量的抗氧化效果是維他命 C 的 100 倍。


至於紅酒,報導指出,法國人享受乳酪、奶油製品,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卻遠低美國人,原因之一就在於紅酒,製紅酒的葡萄,葡萄皮上含有抗氧化物,不過,醫師也提醒,飲用紅酒過量可能適得其反,引發乳癌、中風等疾病。


這份建議名單中令人驚訝的是,報導指出,中國人的主食白飯,因為可能導致血糖上升,專家建議可以改用地瓜代替。至於薯條則是會造成肥胖以及心血管疾病,應該少吃為妙!


時代雜誌建議 10 大營養食品:
番茄:含有 lycopene 素,維他命 C,預防攝護腺癌。
菠菜:含有鐵質、維他命 B,預防血管疾病、盲眼症。
花生、杏仁等堅果:預防心臟病,但要適量,多吃反而有害。
花椰菜:簡單烹調,預防乳癌、胃癌、直腸癌。
燕麥:富纖維,可減肥、降血壓、膽固醇。
鮭魚:富 OMEGA-3S 成份,防止腦部老化、罹患老人癡呆症。
藍苺:富抗氧化劑預防老化、心臟病及癌症。
大蒜:清血、降低膽固醇、防治心臟病。
綠茶:降低罹患胃癌、肝癌、食道癌、心臟病的機率。
紅酒:有助抗氧化,適量飲用有助預防心臟病

betty & 阿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