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健康 (2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09-04-24 09:35:00 優活健康網 uho編輯部
 
 

力行健康生活是一種行為,既然是一種行為,就必須要養成習慣;這不只是口號,所謂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健康行為一定要身體力行才有效果!我們常常講要有充足的陽光、好的飲水、均衡的飲食,當各種營養均衡時,才有健康的身體;有了健康的身體,相對的比較不會有一些憂鬱的情緒。另一方面,如果我們有好的心情,自然而然也比較能夠正常的進食與休閒娛樂。

凱旋醫院周煌智副院長指出,現在很多人因為心理障礙或是憂鬱而不願意進食或有厭食現象,營養不均衡,健康狀況也會變的更差;如果見到好吃的東西就猛吃猛喝,例如大魚大肉,而不考量到自己的需要,也許不會立即造成問題,但是一年、兩年、十年…慢慢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所謂的『三高』也就會圍繞著你的身體。因此,我們怎麼樣讓自己健康,周煌智副院長提出「5Q新生活」的概念供民眾參考。

■ 身體智商(PQ)
健康DIY,運動抒壓沒煩惱,由健康333做起(以30歲人為例:每週至少運動三次,一次三十分鐘,每日運動不嫌少,一天一小時會更好;每次心跳達到130下(每增十歲可以減少十下),活化人生,增強體適能!

■ 生活智商(LQ)
左鄰右舍好厝邊,放鬆心情深呼吸,早餐吃得好、低鹽、低油、拒菸酒、定期休閒、多呼吸芬多精、享受森林浴、早睡早起、健康生活自然來。

■ 智能與專業智商(IQ)
多元學習,活絡思維,心、靈健康,職場加分,專業充能不可少!

■ 情緒智商(EQ):
當自己情緒的主人,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別忘了『換個角度看世界』,『山不轉、路轉,路不轉、心情轉』!

■ 抗壓智商(AQ):
抗壓指數:停!看!聽!遇到挫折時,別忘了停下腳步,多想想、多溝通、多協調,多聽聽別人的講法、保有彈性的空間,讓自己有更多的精力來面對挑戰,別讓壓力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周煌智副院長強調,健康的行為是必須要去養成,它是一個行為,而不是一個口號,必須要持之以恆,才能真正的擁有一個健康的身心靈。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6362

新聞來源:

betty & 阿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人體使用手冊 吳清忠 ... 我們相信人體必定比他自己設計出來的個人電腦更完美 ,保持健康應該就像使用個人電腦一樣簡單.只要依照操作說明書 .不要隨便施以干擾,正確的使用就行了。 這本 《人體使用手冊》,希望能幫助大家更早的學會如何正確的使用身體

Name: 吳 清忠 
Location: 台北市, Taiwan

多年以前,由於工作過於忙碌導致健康發生了問題,雖然沒有被醫生判定得了什麼絕症,但是,睡眠愈來愈不好,臉色愈來愈蒼白,體型愈來愈臃腫,體力愈來愈差,經常擔心自己得了什麼病,健康成為我最沒有信心的一環.一個偶然的機緣,我被中醫的神妙深深吸引,讓我放下手邊工作,全心鑽研這門極為有趣的科學. 感謝上蒼賜給我一連串很特別的機緣,讓我有機會學習到一套書本上學不來的知識和經驗,建構了一套比較合乎現代科學,現代人更容易理解的中醫體系,我也重拾了健康,健康的自信成為我最重要的資產。我很珍惜這份上蒼的賜予,更明白這不是我的私人資產,是上蒼賜給所有人共有的.願天下所有人都能和我一樣,充份擁有健康的自信.


疾病是自己創造的 (轉載)

在現代醫學中,除了在生理上分有許多學科,如內科、外科、心臟科、腸胃科、泌尿科….之外,更把心理醫生和生理醫生分得更遠。但是中醫就不同了,中醫的理論心理和生理是一體的,是互相影響的,根本不能分科。

肝主怒、心主喜、脾主思、肺主悲、腎主恐。這是中醫對於五種主要的情緒和五臟之間關係的陳述。也就是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而怒傷肝,肝傷了人更容易怒,
多數情緒都很容易進入這種惡性循環圈,愈來愈容易發怒。

開始時可能偶而發怒,隨著
怒傷肝肝火愈傷愈旺後,發怒的頻率愈來愈高,本來一星期一次,慢慢的進展到兩三天一次,最終演變成每天發怒,甚至經常處於怒氣充盈的狀態。這樣的人實際上是無時不刻不在傷肝,這時得肝癌的機會就很大了。實際上怒和急都會傷肝,肝癌的人不是很容易發怒,就是性子很急。


脾主思,思的情緒就是我們常說的生悶氣,而且還時時記掛著。同樣的開始時只是略有這種傾向,偶而生悶氣。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悶氣的頻率愈來愈高。最終發展成天天甚至時時都在生悶氣,這時就有很高的機會演變成胃癌。


每一種情緒都會發展成這種惡性循環圈,而形成一個人強烈的情緒特徵,俗稱為習性。大多數重病症患者,都有很重的特定習性,就算找到了正確的調養方法,也只能略為提升人體的能力,其功效難以和特定習性所造成的傷害相抗衡。


以肝癌為例,假設生一次氣所造成的傷害,調養十天能消除。如果平均十天生一次氣,那麼身體不斷的在受傷和康復之間達到平衡。由於這種情緒會進入不斷惡化的惡性循環圈,因此,生氣的頻率會逐漸加快,當快到五天生一次氣,那麼前次生氣在肝所造成的傷害還沒有復元,又有新的傷害出現,肝的問題自然一天比一天嚴重。最糟糕的是許多內臟的傷害,在相當長的時間,身體並不會有不適的感覺,只在氣色或外觀上有些微的變化。情緒上的變化,由於是漸進式的,自己和周圍的人不太容易發現。在現有的健康檢查手段,通常都必需到非常嚴重時才會被檢查出疾病。


身體在很長的時間裡,不斷的在調養和傷害所形成拉鋸戰中度過,除非患者改變了習性減少生氣的頻率,否則再好的調養手段都註定了失敗的命運。幾乎所有的慢性病都是如此,患者必定在生活中執著於某種特定的習性,不斷的在身體同一個臟腑造成傷害而不自知。

佛家有云:人生如道場。從情緒和疾病的觀點看來,一點都不錯。在佛家的多世人生觀裡,人在不同的人世,會有不同的身世和命運,但是習性卻是相同的。在不斷輪迴的人世裡,習性會不斷的被強化,形成了執著而無法改變的性格,在人生道場裡不斷修行的目的,就在去除這種對習性的執著。

習性沒有好壞,但如果成為天天重複的習性,那就不好了。人畢竟是人,總有七情六慾,遇到悲傷的事,偶而悲傷;遇到不如意的事,偶而生氣。只要不成為天天發生的習性,都是正常的。成佛是佛家修行的終極目標,有一種說法,成佛指的是『無我』。不執著於特定的習性,也是一種『無我』。

 

可至 http://alexwu2300.blogspot.com/ 閱讀


betty & 阿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敬愛的親友們:

也許您年輕用不到,可是我信在您身旁一定有人需要這樣的知識。
再說,您知道後又可以助人,不是更好嗎?

願上帝賜福您的家人!

孫越



中風徵兆 -- 請記住STR

有個朋友,在一次烤肉聚會當中絆倒了,摔了一跤,
旁邊的朋友建議找醫護人員,但她很確定自己沒事,

只是穿了新鞋被磚塊絆了一下罷了。

她還有點危危顫顫站立不穩的時候,朋友們幫她清洗乾淨,
又為她盛了一盤食物,她就跟著大家一起享受。

她的先生後來打電話通知大家,她被送到醫院,傍晚六點,就過世了,
原因是她在烤肉聚餐的時候中風。

如果他們懂得辨識中風的癥兆,她現在也許還跟我們在一起。

有些人不會死,但結局處於無助無望的景況中。

只需要花一分鐘的時間讀完這篇文章,腦神經外科醫師說,
如果他能在三小時之內接觸到中風患者,他就可以將中風的後果完全扭轉過來。

訣竅就是
辨識診斷出中風的問題,並讓病患在三小時之內接受醫療,而這是很難的。

辨識中風!

感謝上帝讓我們記住STR 三步驟,請閱讀並學習 !

有時候中風的癥兆很難辨認,不幸的是,缺乏警覺就會帶來災難。

辨認不出中風的徵兆,中風患者就會嚴重腦傷。

醫生說,旁人只要問三個簡單的問題,就可以辨識中風:

S : (smile) 要求患者笑一下

T : (talk)   要求患者說一句簡單的句子 (要有條理,有連貫性),
                   例如:今天天氣晴朗。

R : (raise) 要求患者舉起雙手

注意:
另外一項中風癥兆 是: 要求患者伸出舌頭 ,
如果舌頭「彎曲」或偏向一邊,那也是中風的徵兆 。
上面四個動作,患者如果有 任何一個動作做不來 ,
就要立刻打 119 !!!並且把症狀描述給接線者聽。

betty & 阿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